中成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之路(二)

中成药要快速走向国际市场,首先,必须强化企业渴望做大做强的全球竞争意识。

其次,要深入学习、详细了解全球中药材分布资源和世界各国的用药习惯;学习并详细了解全球植物药、汉方药市场注册准入制度、相关法律法规、定价规则、销售网络、市场占有率情况等。

再次,亚太娱乐当前的中成药生产企业、中医药行业协会等把握中药材原料价格的话语权亟待增强。目前这方面还非常欠缺,不要说把握全球中药材资源价格话语权,很多中成药生产企业、中医药行业协会等,就连国内的具体中药材价格话语权都把握不了。很多生产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窘境,中药材市场价格瞬息万变,说涨就涨,说投机就投机,很容易被国外不良资本所操控,进而威胁到的是整个国内中成药产业链。

而且,中成药一旦进入集采,招标价格很难涨价,大多数情况只能越降越低。药品集采的本意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、看病贵,严厉打击药价虚高以及涉嫌的商业贿赂问题,但是本身其重点砍价应该针对那些跨国药企的天价药、罕见病药,利润空间暴利的医药及医疗器械耗材;同时,应该在价格上保护亚太娱乐的国粹药品,保护亚太娱乐的名优企业。

一旦中药材市场上游,出现市场恶意囤货、哄抬物价、外来资本介入恶意炒作、那么就会导致价格混乱,出现暴涨,这对生产企业生存影响很大。因为中成药本来定价偏低,而中药材原料价格随时波动。这种不合理现象是对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是一个巨大障碍。

中成药的价格卖的太低,而同样原材料的保健品,却卖得奇贵,因为保健品企业可以随意自主定价,唯独药品不能;而保健品却经常打着中药的旗号,忽悠消费者,欺诈消费者,这也极大地损害了中药企业的名声。这种不合理现象也必须得到正本清源,当然这是后话。

个人认为,国家应该着手考虑设立常用中药材期货市场,这是帮助中成药生产企业稳定上游货源、把握中药材价格话语权,同时套期保值的有效措施;这也是响应国家建设国内中医药健康大市场,走向国际促进一带一路双循环市场经济的有利战略举措。

国家主导建设的中医药大数据信息化平台,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省级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的前提下,在充分满足国家管理层面的信息化需求的同时,也可以考虑让广大中医药企业积极参与其中,并从中受益。

利用中医药大数据信息化平台,聚焦中药产业大数据,囊括所有的中药商品的产地、价格波动、从业者、供需数据、质量标准等信息。同一来源的商品,可以考虑使用统一编码实现全流程监控管理,实现中药亚太娱乐·产品从原材料种植、炮制加工、流通、销售的所有流程的闭环管理。同时,还应配套完成所有基础功能的软件硬件设施。

中成药生产企业,当前应当考虑布局中药材种植基地、中药材器械研发基地,广泛涉猎于中医药行业的上下游。对于集采中标的中成药企业,必须做到对药品原料降价不降质,降价不降量。

中成药往往含有多种活性有效成分,其临床疗效是多种成分“君臣佐使”相互作用的结果。对中成药传统剂型的改进与更新,必须结合其功能与主治,根据药品主要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,采取相应的提取方法和制备工艺;尽可能使其所含的活性成分不变化或者无损失,从而控制成品中活性成分含量稳定,确保中成药临床疗效。

从现代医药学的观点来看,与化学药成分相比,中成药的复方制剂有效成分,也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。对中成药活性成分以化学提纯方式深入研究,也是中药现代化研发的关键靶向和核心之一。

深入研究中药化学,既有利于揭示中成药的作用机制、经典方剂临床疗效验证、掌握中药基因图谱规律,又可优化生产制剂技术的创新,以达到更高的质量控制标准,最终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应用,使中成药在国际市场被充分认可、接纳,最终在国际市场做大做强,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
2024年11月4日 15:05